在国家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不断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的时代背景下,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等多家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七届崇德学术论坛于4月20日在山东师范大学成功落下帷幕。此次论坛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助力健康中国”为主题,聚焦学生心理健康素养、监测、危机预防干预及校园欺凌防治等核心议题,积极响应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健康中国”战略目标。
此次学术论坛汇聚了国内外心理健康领域的知名学者,包括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董奇教授、心理学部教授方晓义,芬兰图尔库大学的Christina Salmivalli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张文新教授等,以及众多致力于心理健康研究的青年才俊,旨在为专家学者提供一个交流思想、分享研究成果的高端平台,共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路径。
东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张向葵教授应邀在论坛上做了题为《人工智能与校园心理健康:为何赋能及如何实践》的精彩报告。首先,张教授基于广泛的调研与深度访谈,指出了当前校园心理健康建设面临师资不足、筛查效率低、数据管理滞后等五大关键问题。接着,张教授深入阐述了“筛、测、评、练、展”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原理与实施过程,并详细介绍了“个性化心理问题、测量过程状态、知识技能”在内的三维测评体系。第三,张教授借助“小白机器人”等智能产品的应用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和VR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心理测评与训练服务。第四,张教授通过具体案例数据说明了AI技术在提升心理测评精准度、优化训练效果、以及实现数据管理智能化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最后,张教授展望了学校心理健康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并对大学教师如何推动校园心理健康建设与人工智能结合提供了具体建议。
张教授的报告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其中,华南师范大学李红教授赞誉其研究“具有创造性、实践性和国际社会前沿性”,认为张教授的见解为人工智能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践方向。与会者普遍认为,张教授的报告为校园心理健康建设与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对推动我国学生心理健康服务迈向智能化、精准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此次论坛不仅促进了学术界对心理健康教育新趋势的深入探讨,还为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校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培养健康幸福的时代新人,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与实践指导。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日益重视,本次论坛的成果预计将对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改革产生深远影响。